Dec 21, 2007

校园失民主,发展受限制; 大学自主晋身世界

《东方日报》2007年12月份系列专题


每年一度的校园选举,两派阵营的造势活动都声势浩大。

2004年成立的高等教育部备受关注,除了因为这个部门是我国重要的培训人才机关,也因为每年一度的大学校园选举风波不断,亲校方与亲学生阵线的大学生之间各持己见。

所谓象牙之塔,即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也是大学的昵称。可是许多校园风波的发生,却让我国大学难以「平静」下来。

百 名大学生上街游行宣布校园民主死亡;紧接着,各大学皆有学生因校园选举,而被大学纪律委员会传召出席听证会;理科大学的苏淑桦入禀高庭挑战大专法令违宪; 去年10月,各大学华文学会掀起「博特拉大学华文学会争取注册运动」,力争活动空间;还有近期的「博大生李松荣与保安员冲突被停学」事件,都不断地冲击着 整个社会。

马来西亚青年与学生民主运动(学运)组织秘书黄思敏说:「1970年代的大学里有很多学会都非常活跃,如社会主义俱乐部、华文学会和其他语文学会等,他们不仅仅在校园内搞活动,更活跃于社会时事,关怀社会的低下阶层。」

但他也无奈地说:「现在的校园已没有那样的活动空间了。1990年代初,当时校园选举的情况还不错,至少还有更公平的选举制度。没有注册的学会仍然会有空间搞活动,现在却连仅有的空间都没有了。」

国民大学华裔生理事会学生事务处副主席麦嘉强则表示,现在的学生不是不可以搞活动,他所属的华裔生理事会就举办过不少讲座和参与校园竞选。 「我们是通过正确管道,即是向校方申请才去进行活动。」

除了学生活动空间有限之外,大专法令也一直是「校园政治」的重要课题。该法令自1971年制定以来,一直被学运分子及人权团体视为钳制大专生思想和限制大学发展的法令。前年,在有关法令一度传出将会被检讨时,更有不少的组织要求直接废除该法令。

也是博特拉大学第4年学生的黄思敏认为:「我们的大学制度并不鼓励思考,大专法令就限制了学生参与活动和自由说话的权利。我们的高教制度是以家长式来管理的,只鼓励学生密集地应付考试,却不让他们搞活动增加实践经验。」

根据世界银行与首相署经济策划组的《大马与知识经济─建立世界级高教系统》报告书,一所拥有竞争能力的世界级大学,其大学本身也应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并有权根据大学的标准来选择学生,甚至可自行决定校园的领导层。

但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的自由和自主权与其他许多国家比较,都是相当欠缺。虽然我国的高教策略蓝图,承诺将在未来把大学管理权下放给大学管理层,但到目前为止,大学在管理和财务皆不能自主的情况下,是很难拓展本身的教学和研究领域的。

先修大专法,再谈自主权



2005年,百名大学生在风雨之中,从国家回教堂抬棺游行至大马人权委会,因感觉校园选举连受打压,而宣布校园民主死亡。


8月公布的高等教育策略蓝图显示,高教部将尝试加强大学校园的自主权。目前大学基本结构有首相遴选的大学董事局,以及高教部长与高教遴选委员会委任的校长和副校长。

在这之中,还有由学院院长和高教学府董事组成的大学理事会,负责大学的决策事务及监督大学的发展。

学运的组织秘书黄思敏说,加强大学自主固然是好事,但应该更小心的是,不能也让大学管理层独揽大权。 「现在的大专法令给高教部太多权力,我认为首先应修改或废除该法令,否则很难达至任何改变。」

据知,在大专法令下,所有大学生必须获得校长允许才能参与活动。除此,法令第15和16条文也有规定,大学生和学术人员皆不能随意对外发言,兼不能参与5人以上集会,甚至不能对任何团体和机构表示同情。

黄思敏认为,这是国内大学的发展被局限的根源。 「这个法令也导致,我们的大学素质比不上其他国外大学。」

而马大历史系教授兼皇家教授邱家金受访表示,无论如何,他不相信大专法令会限制教授和学生的研究和学习。 「大学在这个法令底下还是可以正常操作,我们不能太拘泥于这个法令,我们还是可以开拓更多学术空间,提升整体的高教水准。」

邱家金也是大马人权委员会委员之一。他也曾处理「博大生李松荣与保安员冲突而被停学」事件。

「我已和博大校长约好时间见面。」邱家金说:「我想告诉他,学生事务处的职责是关心学生的发展,但不是干涉。我觉得,停学处分是不必要的,会影响学生学习进度。」

学生不理校园政治

校园选举,除了亲校方和亲学生阵线的竞争之外,还有占了大多数的沉默学生,也许还不知道,或者根本不理会「校园政治」的情况。

国 民大学华裔生理事会学生事务处副主席麦嘉强说,现在的学生很少思考。他认为,在喝茶、聊天的同时也应该看更多书。麦嘉强也是国民大学法律系第3年学生。他 说,国大校园政治的情况不像其他大学那般混乱。 「这里的学生较团结,校方也会咨询过学生的同意去举办活动。而且,我们都是以协商方式与校方进行讨论和交流。」

另一阵营的学运的组织秘书黄思敏也说,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政治是肮脏的。 「他们更认为自己是两派学生斗争的牺牲品,因为校方往往在事后恐吓他们,强制他们在校园选举中投票,要他们服从宿舍长的指示,不要参与亲学生阵线举办的活动。」

黄思敏说,种种打压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害怕,但学运组织依然会坚持在校园继续进行教育工作,提醒学生校园自主的重要性。 「我们要让学生醒觉,我们是这间学校的主体,并且有权捍卫我们的福利。」

One Responses to "校园失民主,发展受限制; 大学自主晋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