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怎么了? ! 》(3):大学育才重质不重量
《东方日报》2007年12月份系列专题
我国高等教育部在拟定《高等教育策略蓝图》时,不断出现的「世界级大学」或「顶级大学」等字眼,已成为我国高教的未来主要大方向。不过,这个宏大方向有必要再具体化,才能令到各大专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善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府水平。
「迈向世界级」要留意的,除了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教学和研究素质,也要让校园保有自主权,甚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制度,都有必要重新检讨… …距离「世界级大学」,我们还有一段漫漫长路。
高教部近年虽不断推广大学教育,但一些学者始终认为,大学不应是普及教育的一环。因为社会基本上需要各种不同人才,并非都要毕业自大学。大学培育人才应是重质不重量,用大学机关来培养市场劳工是浪费资源!
「顶级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高等教育策略蓝图》里的诠释显示,「顶级大学」应是著名的,同时是国内权威的大学,学生的入学方式须是通过严格审查的。此外,这所大学应该具有高竞争力,研究员和教授皆是高水准的。
马莱西亚青年与学生民主运动(学运)组织秘书黄思敏表示,一所优质大学应该是能够均衡发展的。 「它应该重视市场需求,但却不是直接把大学企业化。大学也应该同时关心科技、人文和艺术,并让这些科系全面发展。」
他向本报认为,大学应该是让不同兴趣的人找到他们最想要的领域,再深入研究,但我国大学却似乎不关心艺术和人文科系的发展。
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皇家教授邱家金赞同这个说法。他说:「我国最特别的地方,是在于我们有不同的种族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连一所有关亚洲文化的研究中心都没有,这很可惜。」
他始终认为,我国大学教育的症结在于太注重理科。 「我们的国家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连语言也多元化,文化色彩丰富,但我们并没有往这方面发展,反而把重点放在很难超越先进国家的科学学系。」
他称,科学研究是非常专业的,理科生所学的知识并不能运用在其他方面。况且,大学也不应只是培养工人和技术人员。他认为,用大学机关来培养市场劳工是很浪费资源的。 「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思想家,而不是大量只会听从指挥的工人。」
未必各方面都达顶级
邱家金也补充,世界级大学的确要达到均衡发展,但却不一定各个方面都能达到顶级。
「我不相信一所大学可以所有科系都兼顾,但我们要懂得找到大马本身大学的优势,如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把这个科目发挥得很好。」
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林资强受访时表示,美国1400余所大学中,也只有几百所是顶级大学。 「我觉得,我们国家并没有创造出顶级大学。所有高等学府的水准皆平平,不像中国、台湾和日本等,有些大学的门槛是很高的。」
林资强目前是前进人才管理机构首席执行员。他说,日本东京大学门槛很高,所培养的人才水准也很高。而如新加坡大学,学生要考入不容易,要以好成绩毕业更不容易;也因此,考不进大学的学生可到其他学院就学,成为其他行业的专才。
他认为:「我国政府没有针对『世界级』做出很好的诠释,因为走向国际并不表示大学就能成为世界级。世界级应该是『可媲美世界上最好的』,我们应该以世界最好的大学为蓝本,采取实际行动改革现有制度。」
尽管如此,林资强认同,「迈向世界级」这个方向是很好的。 「至少证明我们有这样的决心,但我们还是要具体化这个想法,为社会培育更多人才。」
然而,我国高教「迈向世界级的决心」似乎须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如理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莫西迪教授向本报所说的:「2至3年内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是很难的,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心,以及更长远的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部在拟定《高等教育策略蓝图》时,不断出现的「世界级大学」或「顶级大学」等字眼,已成为我国高教的未来主要大方向。不过,这个宏大方向有必要再具体化,才能令到各大专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善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府水平。
「迈向世界级」要留意的,除了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教学和研究素质,也要让校园保有自主权,甚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制度,都有必要重新检讨… …距离「世界级大学」,我们还有一段漫漫长路。
高教部近年虽不断推广大学教育,但一些学者始终认为,大学不应是普及教育的一环。因为社会基本上需要各种不同人才,并非都要毕业自大学。大学培育人才应是重质不重量,用大学机关来培养市场劳工是浪费资源!
「顶级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高等教育策略蓝图》里的诠释显示,「顶级大学」应是著名的,同时是国内权威的大学,学生的入学方式须是通过严格审查的。此外,这所大学应该具有高竞争力,研究员和教授皆是高水准的。
马莱西亚青年与学生民主运动(学运)组织秘书黄思敏表示,一所优质大学应该是能够均衡发展的。 「它应该重视市场需求,但却不是直接把大学企业化。大学也应该同时关心科技、人文和艺术,并让这些科系全面发展。」
他向本报认为,大学应该是让不同兴趣的人找到他们最想要的领域,再深入研究,但我国大学却似乎不关心艺术和人文科系的发展。
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皇家教授邱家金赞同这个说法。他说:「我国最特别的地方,是在于我们有不同的种族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连一所有关亚洲文化的研究中心都没有,这很可惜。」
他始终认为,我国大学教育的症结在于太注重理科。 「我们的国家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连语言也多元化,文化色彩丰富,但我们并没有往这方面发展,反而把重点放在很难超越先进国家的科学学系。」
他称,科学研究是非常专业的,理科生所学的知识并不能运用在其他方面。况且,大学也不应只是培养工人和技术人员。他认为,用大学机关来培养市场劳工是很浪费资源的。 「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思想家,而不是大量只会听从指挥的工人。」
未必各方面都达顶级
邱家金也补充,世界级大学的确要达到均衡发展,但却不一定各个方面都能达到顶级。
「我不相信一所大学可以所有科系都兼顾,但我们要懂得找到大马本身大学的优势,如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把这个科目发挥得很好。」
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林资强受访时表示,美国1400余所大学中,也只有几百所是顶级大学。 「我觉得,我们国家并没有创造出顶级大学。所有高等学府的水准皆平平,不像中国、台湾和日本等,有些大学的门槛是很高的。」
林资强目前是前进人才管理机构首席执行员。他说,日本东京大学门槛很高,所培养的人才水准也很高。而如新加坡大学,学生要考入不容易,要以好成绩毕业更不容易;也因此,考不进大学的学生可到其他学院就学,成为其他行业的专才。
他认为:「我国政府没有针对『世界级』做出很好的诠释,因为走向国际并不表示大学就能成为世界级。世界级应该是『可媲美世界上最好的』,我们应该以世界最好的大学为蓝本,采取实际行动改革现有制度。」
尽管如此,林资强认同,「迈向世界级」这个方向是很好的。 「至少证明我们有这样的决心,但我们还是要具体化这个想法,为社会培育更多人才。」
然而,我国高教「迈向世界级的决心」似乎须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如理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莫西迪教授向本报所说的:「2至3年内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是很难的,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心,以及更长远的计划。」
Freedom of Press & Freedom to Blog. Once again Malaysiakini is practicing exclusion of Blogs in its Mkini in Blogs
If you pick up More (above) you see. Google Blog Search
with the following sites EXCLUDED
Create an email alert for +malaysiakini
-site:malaysiawatch3.blogspot.com
-site:www.malaysiakini.tv
-site:um-election.blogspot.com
-site:powerpresent.blogspot.com
including this site
If you take away these sites you can See the listings for all blogs with reference to Malaysiakini
and also Blogs with no reference can make its appearance there. So Main Stream Media or Alternative Media have their exclusive rights to decide what or who can appear.
More details
Go H E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