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的激情(之三):华文学会的马来戏剧
东方文荟
诸子言堂
华文学会的马来戏剧 ── 淹没的激情(之三)
11th Nov 2007
※李亚遨
前文提及,前马大华文学会为与「国家文化政策」抗衡,曾公开揭示自己的文化理念,主张「一种文化的好或坏不能以它的语言为标准,也不能以种族为根据」,最重要的是其内容「必须是进步的、科学的、为人民的」。又提出「在推广国民文化方面……马来文学会、淡米尔文学会、华文学会及其他团体可以相互交换文化知识;……这些学会团体应该经常举办文化演出并邀请他族的同学来观赏。」
作为这种文化理念的实践,马大华文学会在1973年10月14日的「学习观摩晚会」,将「联系校内外学生团体」列为宗旨之一,并邀请了本校的淡米尔文学会、马来文学会、LIDRA剧团以及校外的国民大学学生会、玛拉工艺学院学生会参与演出。
更重要的是,它在这个晚会里呈献了一个压轴节目,那就是首次大胆突破语言藩篱的尝试--以马来语演出话剧《十亩地》,将健康文化的信息直接传达给友族同胞。
「《十亩地》通过了一个饱受生活压迫的农民--加辛叔的遭遇,揭露了大地主的蛇蠍心肠,狰狞的欺压手段。虽然生活的鞭子越抽越狠,但是相对的,农民的勇气也越来越高涨。最后大家觉醒了,要坚决的站在自己土地上,凛然迎向风暴。」(8-10-73《会讯》)
「学习观摩晚会」的其他表演项目包括华语短剧《辩论会》、舞蹈《竹竿舞》、华乐及口琴合奏、男女混声表演唱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演出在时间上距离马大学生会在「校外人士」支持下举办、目的是要在马大校园推行「国家文化」的「1973年校园文化研讨会」还不到3个月。「国家文化政策」高举的原则是「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为核心」,「回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
马大华文学会以「学习观摩晚会」作为回应,明确表明文化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更以马来话剧《十亩地》回应,表明他们不是种族主义者,他们能够以马来语演出,他们关心普通马来民众的命运。
配合当晚演出分发给观众的一篇SEPATAH KATA (主办者的话),重申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它必须是为人民所拥有的,也必须是具有民主与科学的内涵的。还指出:「最近有一种 『文化理论』 正被强施于我们人民身上……它含有沙文主义因素,将会导致人民分裂。」
文化交流的工作
虽然积极拉拢校内外团体参与演出,得到的反应却不是那幺鼓舞人的,因为除了马大谈米尔文学会(呈献一个舞蹈),其他团体都以这个那个理由婉拒了。不过马大华文学会并不气馁。
从1973年10月到1974年10月,那段日子对于马大华文学会来说是挑战重重的。1974年3-5月间,因筹办春雷文化大汇演而导致学会重要成员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春雷后来也被禁演--这是马大华文学会改组以来第一次面对如此严重的考验;9月间又发生打昔乌打拉事件学潮,几乎所有积极同学都被卷进去了……。尽管身处风雨飘摇中,1974年10月25日马大华文学会还是冲破难关主办了一个「我们是一家人」文艺晚会。
这个文艺晚会以它的压轴诗剧的标题作为名称,很能显示主办当局的用心。「我们是一家人」或许不是马大华文学会首创,不过显然是很有意思,多年后有一位副首相在众多华团领袖围观下以毛笔在宣纸上挥毫,也书写了差不多相同的几个字,让大家都很感动--那是后话。
「我们是一家人」文艺晚会的特刊封面文字采用了我国三大民族的语文。马来文居主导地位,可是谈米尔文的字体和位置也很显着。翻开特刊就可以看到华文的〈我们的话〉和国文的 SEPATAH KATA DARI KAMI。
它们是以马来班顿开头的:
Yang paling melegakan air kelapa, Yang paling suci dan putih bunga cempaka;
Yang paling bernilai dan berharga, Persahabatan antara pekerja berbagaibangsa!
最清凉的水是椰子水,
最洁白的花是素馨花;
最珍贵的情谊,
是各族劳动人民的兄弟情谊!
这本演出特刊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刊登了一篇马来文翻译的方修著作〈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轮廓〉,以及一篇英文翻译的日月作的〈表演艺术与社会〉。非常明白的,这个文艺晚会在概念上是一年前那个「学习观摩晚会」的延续。也就是说,马大华文学会还是坚持要做文化交流、传播健康文化信息的工作。
演出的节目次序: 1 大合唱, 2 相声《送票》,3黄梨园舞,4女声合唱,5口琴演奏,6建筑工人舞,7混声合唱,8男声合唱,9舞蹈--谈米尔文学会呈献,10华乐演奏,11诗剧《我们是一家人》。压轴戏当然是安排在最后的诗剧《我们是一家人》。
演出特刊对于这个诗剧有这样的介绍:「这是一段发生在40年前的真实故事,当时我国正受外国侵略者强佔,他们为了巩固野蛮统治,使用了分化各族劳动人民的肮脏手段。诗剧描述了各族渔民和胶工在英殖民铁蹄下的生活……歌颂了兄弟民族劳动者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英勇反抗压迫者的英雄气概。」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写了英殖民者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所以演出中用上了刀枪等道具--饰演英殖民政府军警者用刀枪镇压人民群众。不幸的,这些演出道具后来在《白皮书》中却被错误诠释为另有用途,让马大华文学会蒙上大冤!
One Responses to "淹没的激情(之三):华文学会的马来戏剧"
Post a Comment